最热年份全球变暖超预期加速,临界点或提前

世界气象组织(WMO)《2024年气候情况报告》显示,2024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上升1.55℃,首次突破1.5℃临界值。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排放持续增长,以及降温的拉尼娜现象消退、厄尔尼诺现象加剧全球变暖。报告指出,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碳浓度达到80万年来新高。海洋热含量创65年新高,导致海平面达到31年来最高,极端气候灾难引发的流离失所人数创16年新高。尽管2024年突破了1.5℃,但长期全球升温预计在1.34-1.41℃之间,仍低于《巴黎协定》目标。只要各国加强绿色政策,仍有可能控制全球气温上升。
著名气候学家詹姆斯·汉森领导的最新研究表明,全球变暖速度远超预期,《巴黎协定》设定的2℃目标已难以实现。研究指出,航运污染减少(原本能部分阻挡太阳辐射)和化石燃料持续燃烧是气温快速上升的关键因素。若不采取严厉措施,2045年全球气温将突破2℃,引发更极端的气候灾难。研究警告,气温加速上升可能加快不可逆的气候临界点,如大西洋洋流(AMOC)崩塌、北极冰盖大规模融化和海平面剧升。若AMOC在未来20-30年内崩溃,全球气候模式将剧变,极端天气更频繁。尽管该研究的估算比IPCC报告更悲观,但多位科学家指出,其对减少海洋污染物影响的计算可能过于简单,未考虑中国排放变化等因素。应对方案方面,汉森提出全球碳税、加速核能发展,甚至考虑太阳能地球工程(阻挡部分太阳辐射)。然而,政策执行面临经济利益阻力,化石燃料仍被无偿排放。无论科学界是否完全认同汉森的预测,全球变暖正在加速,气候危机已迫在眉睫。未来十年是关键窗口期,若不采取果断行动,地球或将进入不可逆的气候变化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