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商人怒批联邦银行“冻结威胁”:反洗钱监管是否正侵犯公民隐私?

点击上方“878时讯”,收听直播回放完整音频内容

澳大利亚一位知名商人Louis Christopher近日曝出,因拒绝披露其资金来源,遭澳洲四大银行之一——联邦银行(Commonwealth Bank)威胁冻结账户。事件迅速引发舆论热议:银行是否在“反洗钱”旗号下越界侵犯客户隐私权?

被银行要求交代财富来源与现金用途

Christopher是投资研究公司SQM的创始人,作为联邦银行自1978年以来的老客户,他没想到会因为资金流动问题面临账户被冻结的威胁。他向《每日邮报》表示,起初还以为银行发来的质询邮件是诈骗信息,直到拨打客服电话确认才意识到事态严重。

银行方面提出多项要求,包括说明其财富积累过程、为何提取现金、是否在家中存放现金及其原因、以及向第三方转账的具体情况。银行还要求他授权共享这些信息给政府部门和商业信贷机构。

Christopher拒绝配合,称这些问题已严重侵犯个人隐私,甚至威胁家庭安全。“这是无法接受的做法,我的财富情况是我的私人事务。”他认为银行正以AUSTRAC(澳洲金融情报和监管机构)之名行“数据审查”之实。

政府监管正在收紧,银行权力引发担忧

根据2006年《反洗钱和反恐融资法》,澳洲所有银行有义务持续监测客户账户,并向AUSTRAC报告可疑行为。联邦政府近年来也允许银行对客户现金使用习惯和存款来源进行问询。

联邦银行在回应中强调:“我们的行为是法律要求的一部分,目的是识别风险、预防欺诈,同时维护金融系统的完整性。”

但Christopher对此并不认同。他表示:“除非法院下令,否则银行无权像举枪逼问一样,要求所有客户交代财务细节。”

不止一人遭遇相似问题,引发更广泛担忧

该事件引发大量共鸣。网友Nick Marshall分享称,他在离开澳洲前也遭遇类似威胁,银行要求披露税务信息,否则将关闭账户。另一位网友称,ING银行曾在没有通知的情况下关闭其账户,导致他失去对所有资金的控制。

“我账户里资金并不多,但他们还是这么做。这种行为正在针对我们所有人。”这类反馈显示,问题并非个案,而是一种正在扩散的趋势。

核心问题:合规与自由之间的红线在哪?

当前的焦点在于:澳洲银行在履行反洗钱义务的同时,是否已经越过了合理范围?个人的隐私权、财务自由与国家监管之间的界限该如何划定?

Christopher强调:“银行账户是基本服务,一旦被冻结,普通人连食物、房贷都没法支付。这样的做法已经违背了社会公平和基本人权。”

AUSTRAC暂无回应,舆论呼吁更透明监管

截至目前,AUSTRAC尚未对Christopher案件作出回应。但公众的关注点已经从个体案例转向制度层面:

  • 银行是否应获得如此大范围的信息调查权?
  • 客户是否有拒绝回答“非必要问题”的权利?
  • 政府是否应建立更清晰的界限与申诉机制?

在隐私意识日益觉醒的今天,这场关于“金融监管与自由”的辩论,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