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潮压境”:Albanese赢得历史性胜利,或确保第三任期

点击上方“878时讯”,收听直播回放完整音频内容

在刚刚结束的联邦大选中,澳大利亚总理Anthony Albanese带领工党取得压倒性胜利,几乎锁定第三任期。这不仅远超2019年莫里森所创下的“奇迹”,也标志着澳洲政坛进入新格局。而反观自由党,则几乎跌至历史低点,失去方向与灵魂。

选前尽管已有“工党将胜”的共识,但如此悬殊的结果依然出人意料。Albanese不仅打破了在经济压力、通胀高企、原住民公投受挫等多重不利局势下连任的历史难题,还成为自1998年以来首位实现连任的总理,也是数十年来首次在连续两次选举中扩大优势的执政党领导人。

截至目前,工党至少从自由国家党联盟手中拿下11席,并从绿党与独立议员手中再夺3席,议会席位总数直逼90。这一“红潮”横扫全国,从塔州到昆州,从西澳到新州,工党实现了全面突破。而曾是保守派堡垒的昆州,也在本轮选举中出现松动——Dickson、Bonner、Petrie等多个席位出现意外翻盘,甚至绿党的“根据地”Brisbane与Griffith也可能落入工党之手。

相比之下,自由党面临的是一场毫无缓冲余地的系统性崩溃。党魁达顿失去自己在昆州的Dickson席位,象征性地标志着自由党在其传统核心区的根基动摇。从维州的Aston、新州的Gilmore,到塔州和南澳的席位流失,自由党在全国范围内几乎找不到“亮点”可言。即便是曾被认为稳操胜券的席位,如Banks、Hughes,也悉数失守。

更令保守阵营雪上加霜的是,2019年那波无党派候选人的崛起,早已切断自由党的中生代梯队,如今剩下的几位潜在人选,如Angus Taylor、Andrew Hastie、Dan Tehan、Sussan Ley等人,要么缺乏号召力,要么形象模糊,根本难以担当重建大任。

这场溃败的根源不止在于竞选策略失败,更在于自由党日渐狭隘的政治理念——特朗普式语言、“文化战争”话术与激进主张(例如推动核能政策)显然不再与主流民意对接。这一点,不仅从自由党失败可以看出,从绿党此次痛失两个席位、党魁Bandt命运未卜也能得到印证。

周六投票夜,媒体评论员纷纷呼吁自由党“进行深刻反思”。但现实或许比这更残酷——如同Coorey所言,“他们已经没有可以反思的灵魂了”。

而Albanese,正从一位谦逊的左派政客,逐步转变为与Bob Hawke、Gough Whitlam并肩的历史人物。他的胜选不仅是一次个人荣耀,更是对其政策路径的深刻认可。在工党内部与民众之间赢得信任后,Albanese已成为新时代澳洲的政治坐标。

对自由党来说,真正的问题已经不是如何赢得下一次选举,而是他们是否还知道,自己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