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起幺蛾子!这是在劝退外国领导人吗?

点击上方“878时讯”,收听直播回放完整音频内容

据路透社分析: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再次 staged(策划)一场充满争议的外交场景后,许多国际观察家开始思考:这种“公开羞辱”式的接待,会不会让其他国家领导人对与美国接触望而却步?

这次“主角”是南非总统西里尔·拉马福萨。在一次本应缓和双边紧张关系的会晤中,特朗普却出人意料地开启“攻击模式”,聚焦在南非土地改革和所谓“对白人农场主的种族灭绝”议题上,甚至调暗灯光、播放视频、展示新闻剪报,近乎舞台化地将拉马福萨推向聚光灯下,试图在舆论中制造“罪证”。

这是偶然事件,还是地缘政治工具?

这并非孤例。仅三个月前,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在白宫遭遇类似“公开审问”。从形式和节奏来看,特朗普及其团队显然有意将椭圆形办公室变成一个国内政治宣传的剧场——尤其是在对待中小国家领导人时,用具有争议的议题挑起冲突,以取悦其国内强硬派选民群体。

这种行为对特朗普来说或许是策略上的加分项,但在外交层面,却极有可能造成“寒蝉效应”:那些希望与美国建立建设性关系的国家领导人,是否还敢轻易应邀?

外交被“国内政治工具化”的后果

外交历来讲究“面子”,尤其是在涉及主权、历史伤痕和族群议题时。一旦这种敏感问题被刻意挑动甚至“表演化”,即使是态度再温和的国家元首,也可能被迫“带伤而归”。对特朗普政府来说,这样的做法也许有短期的选票收益,但从长远看,却在持续消耗美国的软实力与可信度

曾任奥巴马政府驻南非大使的帕特里克·加斯帕德直言不讳地指出,这场会晤是“可耻的奇观”,他警告称:在特朗普设定的条件下进行外交互动,“没有人会赢”。

南非的克制,别国未必会效仿

拉马福萨显然做足了准备,既没有被激怒,也没有掉入“挑衅陷阱”。他保持冷静、幽默回应,在不损害本国立场的同时避免正面冲突。相比之下,泽连斯基当初则中途离席、公开批评,可见即使同样的手法,不同国家领导人的容忍度和应对策略也各不相同。

问题是:下一位被邀请进入椭圆形办公室的中小国家领导人,还愿意冒同样的风险吗?

风险超出了外交争执本身

如果这种以羞辱来测试或压迫对方让步的方式成为常态,不仅外交接待将失去信任基础,美方可能也将在国际合作中遭遇孤立。尤其是在中美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中国在非洲、亚洲、拉美的外交攻势日趋频密,美方若在姿态和策略上持续失衡,将让本已脆弱的伙伴关系更加动摇。

南非作为非洲的地区强国,贸易、资源、政治影响力都不容小觑。中国已是其最大贸易伙伴,美国则居第二。而如果特朗普的“外交剧场”风格延续下去,不仅南非,其他发展中世界的领导人也可能转向更温和、可预测的替代者,例如北京。

从眼前看,特朗普可能借此获得了政治上的“镜头时刻”和支持者的欢呼,但美国作为世界领导者的形象正在逐步流失。当外交成为“舆论秀”的工具,椭圆形办公室的威严与尊重也就荡然无存。是否会吓退其他外国领导人?答案也许是肯定的——不是因为他们怕了美国,而是因为他们怕的是,不再知道该如何与一个将“尊重”抛诸脑后的美国打交道。